心理为任何癌肿病者康复的关键,直接影响患病者的诊疗积极性和求生欲望。此外还要注意直肠癌患者的饮食护理,补充所需的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力.首先要给直肠癌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病房要注意保持空气清新,布置合理,物品摆设有序,温、湿度适宜,无噪音,使病人觉得像住在家里一样,消除他们对医院的恐惧和陌生感。
适当对病人保密病情。对病人的真实病情注意适度保密,尤其是对老年及缺乏医学常识的人,以免病人过于紧张和恐惧,影响患者的康复。
尽量消除直肠癌患者的怀疑心理。对持有怀疑心理的病人,满足其做各种检查的愿望,尽量让其放心,安心。
抚慰病人,给予精神鼓励。对消极绝望的病人,根据不同情况分析原因,给予他们精神安慰。请医生给患者讲述一些治愈病例的治疗过程和疗养方法,使病人树立信心,积极进行治疗。
对需要做永久性人工肛门的病人,需在手术前委婉地将该手术对病人造成的影响告诉病人,讲解其必要性,使病人有心理准备。术后要精心护理,尊重病人,照料其生活不要有嫌恶的表现。
注意术后情绪养护。病人术后一周内,尤其是发生粪便外溢的现象时,病人自我形象紊乱,常会产生一种生不如死的痛苦感,这一时期应尽量减少亲戚朋友的探视,避免刺激病人。
作为家属,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在患者面前时刻保持良好的情绪。家属心情的好坏能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要做好心理护理与家属的配合是分不开的。此外,家属在照顾患者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将急躁的情绪和辛苦委屈等随处发泄,容易影响到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使患者产生内疚感。
恶性肿瘤确诊后患者均存在明显的情绪变化,这些不良情绪成为严重影响患者治疗和生活的主要因素。
结果显示,大肠癌患者术后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和焦虑,可能与患者已知真实病情及接受各种治疗(化疗、放疗等)的副作用对患者情绪造成较大的影响有关。另外,持续存在的乏力状态也是造成患者抑郁的原因之一。
经过心理干预后,抑郁和焦虑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因子中的心理功能维度及社会功能维度均有明显改善。提示心理干预可以减轻大肠癌术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心理干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患者的认识水平以及患者对肿瘤和治疗的看法和预期等。通过耐心细致的和患者讨论抗肿瘤治疗的手段和方法,以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产生适当的心理预期,从而减轻患者对治疗和预后的恐惧。
对于焦虑、抑郁症状严重的患者,还可以辅以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另外,从肿瘤临床治疗角度出发,有效的治疗也是最大的心理支持。所以临床医生应认真分析患者的躯体症状和心理状态,积极改善躯体症状,同时在早期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