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专科导医 >> 肿瘤 >> 热点 >> 正文

癌症治疗有哪些认识错误


日期: 2013 - 10 - 23   作者:   来源:   责编: pwl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现代研究发现肿瘤死亡的原因三分之一是吓死,三分之一是治死,三分之一是病死。你是否闯入了肿瘤治疗及认识的误区?

  误区1 肿瘤不能预防、无法治疗

  肿瘤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受环境影响很大的疾病,其发生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等密切相关。比如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大肠癌的发病率就升高了。专家认为,预防恶性肿瘤最重要的两点是:不吸烟和合理膳食。肿瘤并非不治之症。如能做到“三早”,其治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如I期宫颈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和鼻咽癌的治愈率均在90%以上;早期绒癌、早期睾丸精原细胞瘤的治愈率已达到或接近100%;有“癌中之王”之称的肝癌,现在也有可能治疗,早期的微小肝癌五年治愈率已达到70%以上;有的肿瘤即使已经到了晚期也有治疗的机会,如III期、IV期绒癌的五年治愈率分别可达为83%和53%。

  误区2 到一些非肿瘤专科治疗

  许多小型医院不具备开展肿瘤综合治疗的条件和设备,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也治疗肿瘤;一些非肿瘤专科的医务人员肿瘤诊治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不足,也开展放、化疗。肿瘤讲究合理、正规、系统的综合治疗,尤其是首次治疗对预后常起决定性的作用。一次不规范的手术或一次设计不合理的放、化疗方案,就有可能导致肿瘤残留,产生拮抗和耐药性,给下一次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甚至最终导致整个治疗的失败。

  误区3 轻信“祖传秘方”或“单方”

  一些患者或家属常常听信一些流言,花大价钱去买所谓可治所有肿瘤的“祖传秘方”和“单方”,甚至求神拜佛,以求奇迹发生。而这些“治癌专业户”和“祖传世家”,不仅未接受过正规的医学教育,有的甚至一点医学知识都没有。患者到头来经济拮据,病情也越“治”越复杂,使原来可根治的病变发展成为难治的晚期肿瘤

  误区4 医生和家属隐瞒病情

  医生不告诉患者真实病情曾被认为是对患者的保护性措施,但这样做的后果是患者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就不会积极配合治疗,特别是会贻误最佳手术时机,很难取得最佳效果。而一些患者家属因担心患者知道病情后思想情绪受到打击,不敢让患者去肿瘤专科治疗,手术后也不愿进行术后放、化疗,待肿瘤复发转移再行治疗,已回天乏术,后悔晚矣。

  误区5 一个方案、一种中成药能治所有肿瘤

  某某医生治愈了一个患者,于是许多患者便趋之若鹜,以为自己的病也能被这位医生治好。其实肿瘤是复杂的,治好一个患者不等于能治好全部患者,而且肿瘤治疗多采用综合治疗,不同肿瘤使用的放、化疗方案一般不同。此外,还有不少患者盲目相信某一种中成药能包治百病,保健品与药品终究是两个概念,有些中成药也只能起辅助作用,如果想单依靠保健品或某种中成药来治疗肿瘤,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误区6 将实验结果当成临床疗效

  时下,各种各样的“抗癌良药”广告铺天盖地,其中大都宣称经实验证明对这个肿瘤有效率多少、对那个肿瘤有效率多少,且都很高。所谓“实验结果”,95%以上都是动物实验结果,而不是临床上患者应用的结果,这只是商家的一种广告技巧而已。人与动物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如果所有对动物有效的药都对人有效,那么我们研究药物就不会那么费力,药也就不会那么贵了。即使是正规媒体报道的某某抗癌成果荣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也多半还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离应用于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误区7 癌肿切除即病愈,放、化疗毒副作用太大

  很多患者及家属不了解肿瘤具有转移性和侵袭性的特点,认为手术切除肿瘤就算治好了。盲目无知的乐观往往会耽误患者的后续治疗。还有不少患者及家属听说放、化疗有严重的毒副反应,不愿接受治疗而任由肿瘤发展。虽然放、化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害正常细胞,从而造成白细胞降低、恶心呕吐、脱发等副作用,但对于手术后体内仍然存在的亚临床转移灶(很微小的肿瘤细胞,在早期即可转移到全身,目前的临床诊断技术难以发现)来说,只有用化疗才能杀灭它。针对放、化疗的各种副作用,目前已有很多药物可以预防和缓解。绝大多数肿瘤内科医生均已经熟练掌握了预防和处理放、化疗毒副反应的技术。


 ·  癌症应该如何进行预防?
 ·  诊断癌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  男性身体异常预示癌症临近
 ·  女性预防妇科癌症注意什么?
 ·  牢记预防癌症十大秘方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