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一:宣传“酒精、烟草致癌”
综观我国大城市和农村地区、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和中西部地区不同经济收入的人群,通过这几年的健康宣教,人们已普遍认识到酒精、烟草的危害,但是依然有相当比例的人把喝酒当作一种嗜好,把吸烟当作一种气派,甚至提出了喝酒、吸烟照样长寿的悖论。
措施二:鼓励控制行为因素
精神压力与环境污染等虽然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是其与癌症的相关性尚未被证实。因此,专家提议人们加强对已经证实的危险因素的控制。
措施三:转变理念
癌症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对治疗都很有帮助。不少癌症,等发现时已属晚期,往往连动手术的机会都没有。这些年城乡医保都在不同程度地开展早期筛查,纳入免费体检项目,但真正要做到早期发现和治疗癌症,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CSCO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说,长期使癌症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与肿瘤“和平共处”的概念已经越来越为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接受。
措施四:重视患者的心态
城乡低收入的人群和贫困人口普遍认为,一旦患上癌症就应完全依赖医师,听从医嘱。文化层次高、经济收入较高的人群,会与医生一起商量与探讨,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这部分人群还会主动参加健康教育,主动接受肿瘤治疗的前沿知识,而且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对肿瘤既重视又藐视。往往是患者的心态摆正了、思想乐观了,再加上科学规范的治疗,使患者的病情稳定,或带病延长了生命,并且保证了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