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专科导医 >> 肿瘤 >> 热点 >> 正文

喝碱性水能防癌吗


日期: 2013 - 09 - 13   作者:   来源:   责编: pwl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这一理论认为,人类的大部分疾病,尤其是癌症,大多是因为“酸性体质”造成的,因此提倡人们喝“碱性水”。那么,癌症真的和酸性体质有关吗?喝碱性水又真的能防癌吗?记者采访后发现,这一理论在学界并不被认可,所谓“喝碱性水能防癌”只是商家推销产品的噱头而已。

  PH>7.35

  按照酸性体质学说,正常人血液的p H值在7.35—7.45之间,为碱性体质者,但这部分人只占总人群的10%左右。

  PH<7.35

  人的体液的p H值在7.35以下,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医学上称为酸性体质者。

  100个癌症患者抽血检查,结果100%血液都呈酸性,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酸性体质……近期,一个关于人体健康的新理论正在省城“广为传播”,那就是人体酸碱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类的大部分疾病,尤其是癌症,大多是因为“酸性体质”造成的,因此提倡人们喝“碱性水”。那么,癌症真的和酸性体质有关吗?喝碱性水又真的能防癌吗?记者采访后发现,这一理论在学界并不被认可,所谓“喝碱性水能防癌”只是商家推销产品的噱头而已。

  酸性体质可致癌?全是谣言

  最早听说“酸性体质”的说法,市民徐先生还是在省城的公交车上,当时车载电视中正在播放一则广告,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其宣传的癌症患者全部是酸性体质。

  这一理论引用的是日本一位医学博士柳泽文正做过的一个实验:找100个癌症病患者抽血检查,结果100个癌症患者的血液,都呈酸性,也就是酸性体质……,由此推出人体需要酸碱平衡,喝碱性水有益身体健康。“这样说,喝碱性水就能防癌,究竟真的假的?”

  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来到山医大二院肿瘤生物科,主治医生梁世勇表示,目前医学界对癌症的成因有不同的说法,但大致包括内因外因两大类,比如基因、遗传、病毒刺激等内因,以及环境污染等外界因素。由体质因素引发癌症,这种说法并不成立。

  对于日本医生所做的检测,梁世勇表示,目前在癌症学界并不认可这一实验,即使实验为真,也不能证明酸性体质就容易引发癌症。“实际上,并不是酸性体质导致了癌症,而是癌症病人在治疗中出现了酸性物质,是代谢的问题,也就是先患癌症,才出现酸性物质。”梁世勇表示,这种本末倒置的说法,缺乏基本的常识,不足为信。

  多数疾病根在“酸性”?纯属炒作

  按照酸性体质学说,正常人血液的p H值在7.35—7.45之间,为碱性体质者,但这部分人只占总人群的10%左右,更多人的体液的pH值在7.35以下,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医学上称为酸性体质者。

  对于这一学说,山医大二院肿瘤生物科医生王轩告诉记者,他在第一次听到时,开始也是非常惊讶,以前他从来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一门新的科学理论?

  于是他开始寻找这方面的资料来研究。在网上他发现这种理论铺天盖地,很多健康网站也都以科普的方式推荐这些理论,但是在他看来,这些理论虽然看上去煞有介事,但总感觉太过片面,而且有些地方讲得根本不符合医学常识。

  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酸性体质类似说法有多个版本,不仅仅对癌症,人们常见的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痛风肿瘤、癌症以及常见的骨质疏松症、痴呆和少儿发育等疾病,似乎都与体质酸化有关。

  但仔细查看,这些宣传酸性体质学说的主力,多是商业医疗推广网站,或是网络“求医问药”专栏,提出这些理论的大多会附加一些保健品广告或者某位医生的门诊热线。“商家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找到或是编出一个学说而已。”在王轩看来,这只是商家的炒作行为,患者切不能信。

  喝碱性水有好处?不是绝对

  即使不能防癌,那么碱性水、碱性食物究竟对人体有没有好处?梁世勇表示,碱性水、碱性食物,帮助调和胃部功能,有一定好处,但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产品,往往把碱性水、碱性食物的功效夸大了。

  医学认为,无论吃下去的是酸性还是碱性食物,人体都有三大系统来做出代偿,帮身体把pH值升降到正常范围。“人体有自己的调解功能,并不是大家所想的,吃什么就能补什么?”梁世勇表示。

  据了解,人体三大系统有缓冲系统、肺部系统、肾脏系统,其中缓冲系统是能调节血红蛋白等;肺部会呼出二氧化碳来排酸;而肾脏本身的功能就是保碱排酸。因此,有了这三大系统,无论大家每天吃进去的食物是酸性的还是碱性的,人体三大系统会做出代偿,然后将这些食物化为中性。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