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专科导医 >> 肿瘤 >> 热点 >> 正文

直肠癌的有效治疗


日期: 2013 - 09 - 05   作者:   来源:   责编: pwl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辅助性化疗大大提高了Ⅲ期结直肠癌的无病生存期(DFS)。辅助性治疗出现以前,Ⅲ期结直肠癌(CRC)的3年无疾病生存率大约是44%~52%。

   5氟尿嘧啶(5-FU)单药治疗

  通过使用不同的5-FU方案使得Ⅲ期结直肠癌病人的3年DFS提高到61%~67%。静脉推注5-FU联合亚叶酸(LV)的系列临床研究奠定了5-FU作为标准性辅助化疗的地位。研究结果确实对单药治疗方案提供了一些指导,如6个月疗程和12个月疗程的疗效相同;36周疗程的疗效并不明显优于24周;小剂量LV和大剂量的效果一样。随后的研究显示连续输注5-FU的方案比推注5-FU耐受性更好,两者的有效率和生存率相当。对于Ⅲ期的CRC病人,口服卡培他滨比推注5-FU/LV的耐受性更好,其疗效也相当(3年DFS是64%对61%)。QUASAR临床试验的结果提示Ⅱ期病人进行辅助5-FU治疗是有益的,和非辅助治疗相比,辅助治疗降低了5年复发率(22%对26%),且提高了总的生存率(80%对77%)

  联合治疗

  在辅助性化疗中5-FU/LV经常联合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总体上5-FU联合伊立替康的方案还没有取得令人鼓舞的结果。静脉推注5-FU/LV和伊立替康的联合治疗方案与显著毒性作用相关。纳入1264例病人的CALGB C89803临床试验显示,5-FU/LV联合伊立替康的IFL方案和单独滴注5-FU/LV相比,DFS还略微低些。纳入400例Ⅲ期高危病人的ACCORD 2试验显示,滴注5-FU/LV联合伊立替康方案和单独滴注5-FU/LV相比,前者的3年DFS也略微低(51% 对 60%,P=0.22)。最近报告的PETACC3临床试验规模更大,包含2094例Ⅲ期患者。结果显示,与单独滴注5-FU/LV相比,滴注5-FU/LV联合伊立替康3年DFS提高了3%(63.3%对60.3%,无显著差异)。矫正分析表明,联合治疗组的3年DFS虽然提高程度很小但有显著差异(65.2% 对 60.4%, P=0.021)。

  奥沙利铂和静脉推注5-FU/LV的联合治疗方案也有明显的毒性;不过,奥沙利铂和滴注5-FU/LV的联合治疗方案可降低毒性并提高疗效。在纳入2246例Ⅱ期(40%)和Ⅲ期病人的MOSAIC临床试验中,和单纯的5-FU/LV方案相比,滴注LV5FU2加 85 mg/m2的奥沙利铂(FOLFOX4)的联合治疗使4年DFS提高了6.6%(P<0.001)。虽然无论Ⅱ期病人还是Ⅱ期高危病人的危险程度下降均不明显(分别下降了18%和24%),但降低程度和Ⅲ期病人相当,说明治疗效果是比较稳定的。据报告FOLFOX4方案常见的毒性反应包括中性白细胞减少症、腹泻、呕吐和3级神经病。不过,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没有增加。纳入2407例病人的NSABP C07临床试验表明,和单独滴注5-FU/LV比较,5-FU/LV和奥沙利铂的联合治疗方案(FLOX方案)可以使3年期的DFS提高4.9%(76.5%对71.6%,P<0.004)。FLOX方案中3/4级神经病比MOSAIC试验中的FOLFOX4方案低4%,但是3/4级腹泻发生率较高(38%对11%)。

  靶向分子药物

  在研究晚期CRC的一线或二线药物治疗的临床试验中,已发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贝伐单抗(bevacizumab)和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西妥昔单抗(cetuximab) 可以提高很多含有5-FU/LV和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的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一般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不增加严重副作用。例如,在化疗方案中加贝伐单抗后,中性白细胞减少症、腹泻、过敏或皮疹的发生率不会增加,不过会增加血栓症(2%~3%),高血压(6%)和肠穿孔(1%~2%)的发生率。而在化疗方案中加西妥昔单抗后腹泻、过敏及皮疹的发生率分别提高了15%、1%和9%,但并不增加中性白细胞减少症、血栓症、高血压或肠穿孔的发生率。


 ·  直肠癌有哪些具体危害?
 ·  直肠癌有哪些常见护理方法?
 ·  直肠癌有哪些常见预防措施?
 ·  直肠癌有哪些常见治疗方式?
 ·  直肠癌有哪些常见检查方式?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