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热线:020-66876599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879-1964  投诉:13501313493 支付中心 医搜 医院
导医网首页 | 预约挂号 | 导医陪诊 | 定点医院 | 疾病大全 | 健康管理 | 健康资讯 | 在线问吧 | 视频咨询 | 妇科导医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专科导医 >> 男科 >> 热点 >> 正文

教您几招摆脱早泄的方法


日期: 2009 - 11 - 04   作者:   来源: 网络   责编: 中国导医网 薇薇   阅读次数:
本文摘要: 早泄!您是否担心自己有早泄?您知道什么是早泄吗?国际新标准:超过一分钟都不算是早泄。别总拿“早泄”吓自己。导致早泄的原因主要可以分为心理和生理两大部分,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早泄患者人数日趋增多。性学专家强调,年轻人性经验缺乏,很容易性兴奋而导致射精快,但是通过性经验和性技巧的学习,提高控制射精能力,均可延长性生活的时间。

  早泄一定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 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射精发生在性交前或刚刚开始性交后1分钟以内; ② 自己不能控制射精达到满意性爱; ③ 造成了自身心理的压力。

  也就是说,超过一分钟以上都算正常。医生说,绝大部分来咨询早泄的年轻人都是正常的,真正确诊为早泄的患者只占到这部分人群的10%-20%。

  医生强调,如果进入阴道之后男方不动,则可延长射精时间或者做第一次射精快,但是在做第二次的时候能延长时间,这些都表明不是早泄

  从治疗角度来说,临床治疗早泄目前还很难实现,早泄患者的自我心理调节是最有效的早泄治疗方法
  
  6种方法预防早泄

  ●停止—再刺激方法

  长期手淫可以导致快速射精,此法则反其道而行之。性生活过程中采取女上位,当男性感到要射精时停止刺激,待射精反射消失时再进行刺激,这样反复训练以达到对射精的控制。

  ●挤压法

  性生活采取女上位,当患者有临近射精的感觉时停止刺激,女性用拇指挤压夹住阴茎的系带处,时间为3秒—4秒,半分钟后射精反射消失,可以再继续进行性交或挤压法练习,每天练习4次-5次,可以提高射精阈值,达到治疗早泄的目的。

  ●注意力分散法

  在性生活过程中,当快要射精时,停止动作,有目的地去想一些与性交毫不相关的事,以减低性兴奋,延缓射精。也有人对自己默默地喊一声“停”,由于突然的紧张,兴奋点转移,可以达到延缓射精的目的。

  ●下拉阴囊

  男性在性兴奋时阴囊是紧缩的,也就是睾丸明显的上提靠近阴茎根部,为了降低性兴奋而达到延迟射精的目的,可以主动地向下牵拉阴囊,也可以抓住睾丸向下牵拉,这样就会延迟射精。

  ●用安全套

  安全套是一种屏障,使用安全套会减弱男性的性兴奋。大多数人会通过安全套而降低阴茎的敏感性,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安全套来降低兴奋度。目前,一些安全套内加入了麻醉剂液体或药物乳膏,具有明显的延迟射精作用。

  ●耻骨尾骨肌训练

  耻骨尾骨肌对于控制射精具有一定的作用,男性如果耻骨尾骨肌无力就会失去对射精的控制,为此要加强该肌肉的锻炼。具体方法是在排尿时主动中途停止,然后再继续排尿。这种中断排尿的方法是使用了耻骨尾骨肌。也可以自己主动像跳芭蕾舞一样用脚尖站起,用力将双腿和臀部以及排尿的肌肉同时紧缩,一次可以跳十几次,每天锻炼三到五次,慢慢就会提高对射精的控制能力。

  出来上面的几个简单的方法外,心理因素影响性爱质量

  “排除其他病变因素引起早泄外,年轻人的早泄的主要原因是精神心理因素。”陈俊认为,“精神因素可以影响高级性中枢,当性兴奋提高时,射精中枢反应加快、加强,射精不能随意控制从而引起早泄

  事实上,早泄对男性的打击的确不小,很伤自信心。怀着沮丧的心情来就诊时,患者往往闪烁其辞。陈俊说,真正的早泄患者,其伴侣一定不满意,而自己也无法获得征服感,因此压抑、焦虑的情绪较为突出。而这种负罪感、忧郁、不安、焦虑等均可加重早泄的发生。

  心理治疗对于各种类型的早泄都很重要。首先要让病人树立信心,相信早泄可以治愈。医生建议,夫妻双方应该一同治疗,要让患者的配偶了解一些基本的性知识,包括性生活过程中的性心理和可能出现的性行为方式,争取女方在性生活时主动配合,以解除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

  另外,性生活的经验和技巧对于预防早泄很重要,比如在前戏上多花一点时间,或者在时间上,可以选择早上,因为早晨的性生活比晚上质量高、时间长,因为经过一夜的休息,消除精神和身体的疲劳。另外在无须动情的情况下早晨阴茎的自然勃起也会使射精潜伏期延长。



 ·  早泄的护理保健方式是什么?
 ·  男性应该如何预防早泄疾病?
 ·  早泄的治疗方式相关介绍
 ·  早泄疾病应该如何进行检查?
 ·  早泄的诊断标准具体是什么?
上一条资讯:
下一条资讯:
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地方分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Copyrights @ 2005-2016 东亚医讯-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2010]第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