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流产指胎儿尚无独立生存能力,也未用人工方法,而因某种原因胚胎或胎儿自动脱离母体而排出。自然流产的原因很多,根据原因不同,流产后的注意事项也不同。我按照引起流产的不同原因分为四类:
1.遗传因素。基因异常是自然流产最常见的原因,早期流产时染色体异常者占50%~60%。而染色体异常可分为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染色体数目异常有多倍体、三体、单体等;结构异常有染色体断裂、缺失和易位等。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多数会发生流产。而造成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有由父母遗传而来和后天环境因素影响。流产后的妇女应和丈夫一起做染色体检查以了解是否存在问题。如检查有问题,宜向有关医生咨询能否再次妊娠及有关事项。
2.环境因素。能够引起自然流产的环境因素有物理性的、化学性的和生物性的。如放射性物质、重金属、DDT、农药及TORCH感染(指风疹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及弓形体等)。如妊娠前后有不良环境接触,均有可能造成自然流产。外伤也会引起流产,孕妇的腹部受到外力的撞击、挤压,以及孕妇跌倒或参加重体力劳动、剧烈体育运动;腹部手术如阑尾炎,或卵巢囊肿手术均可引起子宫收缩而发生流产。
3.母体因素。孕妇患某些疾病,如急性传染病可使胎儿死亡、流产;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糖尿病都可影响蜕膜、胎盘、胎儿的发育而流产。如为此种因素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或妊娠期间用药控制病情使之稳定达到预防流产的目的。孕卵异常是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在妊娠头两个月的流产中,约有80%是由于精子和卵子有某种缺陷,以致使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而终止,因此,这种流产的排出物中,见不到原始的胚胎组织。在怀孕是孕妇的情绪受到重大刺激,过度悲伤,惊吓,恐惧,及及情绪过分激动,可引起孕妇体内环境失调,促使子宫收缩引起流产。
4.免疫因素。妊娠后由于母儿双方免疫不适应而导致母体排斥胎儿以至流产。临床上常检查的有血型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卵巢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等。如有此类免疫因素存在,应针对病因施治。待免疫因素消除后再次妊娠。孕妇过去曾接受过输血,或在妊娠过程中产生和血型不合的致凝因子,会使胎儿的体内细细胞发生凝集和溶血,从而引起流产。在引起流产的因素中还有受精卵在孕激素作用下,才能在子宫壁上着床,生长发育成胎儿。当体内孕激素分泌不足时,使子宫蜕膜发育不良,从而影响受精卵的发育,容易引起流产。如果前列腺素增多,会引起子宫肌肉的频繁收缩,也会导致流产。甲状腺功能降低,可使细胞氧化能力障碍,进而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而流产。
|